关注我们:

高考生物复习考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细胞能合成mRNA,说明该细胞也高度分化
B.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和蛋白质
C.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
D.人口腔上皮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答案】B

2.有研究表明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能无限制生长。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胞的基本特性十分相似。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
B.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内的糖蛋白减少
C.采用放疗化疗等常规手段必然导致癌细胞凋亡
D.定向杀死与肿瘤直接相关的致癌遗传物质是治疗的关键
【答案】D
 
3.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出生后在周岁时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也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
B.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进行表达
C.胚胎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运输
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答案】C

4.研究发现细胞癌变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以自身的核酸为模板,在其蛋白质的催化下合成端粒DNA序列。下列与端粒酶和癌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逆转录酶
B.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
C.癌变细胞膜表面出现的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会成为抗原
D.机体进行免疫反应过程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是吞噬细胞
【答案】D

5.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具有抗癌的作用。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从而促进某种蛋白质的合成,而这种蛋白质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是多酚引起的,不受人体基因的调控
B.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有多酚酶基因
C.与正常细胞相比,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但膜的成分未改变
D.前列腺癌细胞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
【答案】B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类既可与蛋白质结合,又可与脂质分子结合
B.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器数量存在差异[来源:Z|xx|k.Com]
C.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海拉细胞系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细胞。这名美国妇女在1951年死于该癌症,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形成的细胞系被称之为Hela Cells(海拉细胞系)。至今海拉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生物实验或者细胞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51年至今海拉细胞系仍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说明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_。
(2)不同的海拉细胞中的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不一定相同,原因是不同的海拉细胞处于___________;若利用海拉细胞系研究细胞周期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则所有癌细胞都将停留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3)利用海拉细胞系可研究病毒致癌因子的致癌机理,现有的研究表明病毒之所以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是因为它们含有________基因以及____________的核酸序列。
(4)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调查显示人群癌症年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攀升:40岁后癌死亡率陡升,60岁后上升更快,这表明癌变是若干独立的基因突变______效应的结果。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限增殖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中
(3)病毒癌  与致癌相关
(4)抑癌基因  累积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会发生变化

(3)致癌病毒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相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4)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影响下,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共同点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会发生变化。

2.为探究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进行实验分组: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每组所加心肌细胞数相同。
第二步,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数。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若干次,统计计算________(即实验因变量)。[填在第(1)小题]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
(3)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____________调节的干扰。
(4)上述实验还可以增加一组,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2)①甲组和丙组的存活率均高于乙组的存活率 ②乙组和丙组的存活率接近,均低于甲组 
(3)神经—体液 (4)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预约咨询